为进一步推进秦皇山地区乡村振兴战略,太平镇党委、秦皇片区党工委结合现有红色资源,以加强党建引领效能为主,部署制定“四步走”工作计划,进一步健全“党建+”引领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全镇发展。
一、赋能特色产业发展,做强“党建+产业”
一是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完善红色基地配套设施,在山心村委会旁的红色产业楼内建成秦皇山红色文创电商产业展厅,打造“红色文旅+电商文创”相结合的特色(农副)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,利用产业展厅、清新MCN宣传平台和乡村新闻官影响力开展网络直播带货,为本地特色产品寻求新的销路,增加当地群众收入。
二是通过红色美丽乡村打造、红色文旅产业吸引外来资本入驻秦皇山,整合各个村委会周边闲置的办公楼、教学楼、民房等资源,以打造省级一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目标,建成集红色研学、生态民宿、徒步观光、团建旅游为一体的红色产业基地,可以面向外来游客、青年学生团体、企事业单位、学校等开放,进一步拓宽秦皇山地区红色资源利用优势。
二、盘活红色文化资源,做新“党建+文化”
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,将秦皇片区红色遗址与秦皇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碑、革命红色纪念馆等串联起一条红色革命旅游研学线路,围绕研学线路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,融入生态绿色元素,做新“革命红+生态绿”发展模式。
二是充分发挥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作用,依托秦皇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研究室,大力支持乡村新闻官李木林讲好100个红色故事,深入挖掘红色故事、红色文化、红色内涵,继续配合做好本地文学作品《秦皇山追忆》《农运烽火》《冽江长风》的出版工作,吸引更多的党员、群众参观学习。
一是依托镇委党校“村‘两委’干部培训”和清新区MCN“互联网+”产业工程等人才培育项目,深入开展“两委”干部队伍业务培训,注重发挥头雁效应,依靠党员“能人”优势,培育本土实用技能型人才,提升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、动员力、引领力。 三、引导人才回乡发展,做响“党建+人才”
二是落实各项创业补贴制度,充分发挥秦皇片区山心村委会乡村振兴人才实践基地的作用,加强与太平镇三大工业园区企业和“两新”组织的结对共建,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引进、培育和服务,加快推动“乡贤”返乡、大学毕业生回乡及创业成功青年服务家乡等人才工作。
四、运用慈善会社会影响,做优“党建+公益”
借助秦皇老区慈善会党支部的社会影响力,以“党建+公益”为切入点,组织和联系全镇党员志愿服务队、青年突击队、工业园企业、社会热心人士,围绕“敬老、助学、助残、助医”的主题,开展针对性强、专业水平高、服务效果好的志愿公益活动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引导志愿者广泛参与,为老区困难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,营造革命老区热心公益,社会和谐美好的正能量风气。